2020年12月14日 星期一

登楞!人類首見太陽稀有核反應的直接證據

(原文同步刊登於泛科學

就在2020年11月25日,知名期刊《自然》(Nature)刊登了一篇別具意義的論文:義大利格蘭薩索國立實驗室(Laboratori Nazionali del Gran Sasso)的研究團隊Borexino Collaboration首度偵測到,來自太陽核融合過程中碳氮氧循環(carbon–nitrogen–oxygen cycle,CNO cycle)的微中子。

碳氮氧循環是在1930年代末期,由德國物理學家魏茨澤克(Carl von Weizsäcker,1912–2007)和德國、美國雙重國籍的猶太裔物理學家貝特(Hans Bethe,1906–2005)分別提出的概念。恆星在誕生初期,主要成分為氫,藉著兩種不同類型的核反應,將氫融合成氦並產生能量――碳氮氧循環即為其中之一。

恆星在進行核融合反應的時候,會產生無以計數的電中性微小粒子――稱為微中子(neutrino);雖然人們於1968年就已測得太陽釋放出的微中子,但直到五十多年後的現在,來自碳氮氧循環的微中子才終於有了觀測證據――這不但是微中子實驗的重大突破,也帶來深遠的影響。

格蘭薩索國立實驗室地表部分的俯瞰照。(圖片來源

2020年11月27日 星期五

再見了!阿雷西博天文台~

 (原文刊載於泛科學

2020 年 11 月 19 日,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(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, NSF)宣布,史上最知名的望遠鏡之一——位於波多黎各(Puerto Rico)的阿雷西博天文台(Arecibo Observatory)即將永久關閉,震驚學界。

阿雷西博天文台乃隸屬於美國國家天文學和電離層中心(National Astronomy and Ionosphere Center, NAIC)的無線電望遠鏡,其最顯著的特徵包括直徑 305 公尺的球面反射器盤(spherical reflector dish),以及懸吊在盤面上方 137 公尺、重約 900 噸、由三座鋼筋混凝土高塔連結 18 條鋼纜所撐起的儀器平台。

俯瞰阿雷西博天文台。圖/Wikipedia

從 1963 年建成以來,阿雷西博天文台一直保持著世界最大單孔徑望遠鏡的紀錄,直到 2016 年為止。它是波多黎各主要的科學教育中心,也培育出許多天文學家和工程師,甚至出現在流行文化裡,如電影《接觸未來》(Contact)和 007 電影《黃金眼》(GoldenEye)。

007 電影《黃金眼》中出現阿雷西博天文台的片段

然而,就在 2020 年 8 月和 11 月,阿雷西博天文台的兩條鋼纜先後斷裂;考量到維修的困難與高風險,這座產出許多科學研究的標誌性天文望遠鏡,面臨被拆解的命運……

2020年11月15日 星期日

這世界上有鬼嗎?用粒子物理學分析超自然力量

(原文刊登於科學月刊2020年8月號,此處僅包含開頭部份內容)

「你相信有鬼嗎?」若被問到這個問題,每個人可能各有不同的答案。不可否認,在日常生活與社會文化中,鬼的概念無所不在;儘管只有少部分人宣稱看過鬼,我們對鬼的樣貌或者能力,卻能說出個模糊的印象。深究起來,流行文本內對鬼的描述,很大程度影響了我們對鬼的認知——或者正好相反,成了雞生蛋還是蛋生雞的疑難。

在不同電影裡,「鬼」的形象和其擁有的超自然力量,細節往往不盡相同。例如,在經典喜劇鬼片《魔鬼剋星》(Ghostbusters)中,鬼由半透明的物質組成,能夠被主角群的質子槍束縛,還會噴出黏液;《鬼馬小精靈》(Casper)的鬼不但會飛、能改變形狀,半透明卻不會留下黏液;《七夜怪談》(Ring)的貞子看起來像人,還能爬出電視機!

關於鬼實際存在與否,目前還不是科學能夠完全處理的問題,但我們仍然可以從既有的物理知識出發,思考坊間對鬼的描述是否合理。為此,讓我們來複習一下現代對物質組成的基本理解。

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的粒子──微中子(二)

(原文刊登於泛科學

1930年,物理學家包立為了解決貝他衰變裡能量不守恆的問題,假想一種觀測不到的新粒子;這個想法引起了理論物理學家費米的興趣……

費米的理論:可以憑空創造或消滅的微中子

費米採納當時一些人的猜測,假設原子核由質子和(不久前才剛發現的)中子組成;至於貝他衰變裡的電子、和包立假想的微中子,原本並不存在於原子核內,而是在中子轉換成質子的過程中連帶產生;換言之,貝他衰變牽涉到如下反應:

中子 → 質子+電子+(反)微中子[1]

費米參照帶電粒子能夠放出光子的現象,讓理論描述的粒子可以憑空創造或消滅!這在當時是很突破性的概念,也難怪《自然》的編輯認為論文充滿臆測而駁回投稿。

貝他衰變原先被認為僅放出電子(圖左上),後來在費米的理論裡,描述為中子衰變為質子,再加上電子和反微中子(圖右下)。(圖片來源

捉摸不定卻又無處不在的粒子──微中子(一)

(原文刊登於泛科學

1930 年 12 月,一群物理學家聚集在德國的圖賓根(Tübingen),討論學界的最新發展;於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(ETH Zürich)工作的物理學家包立[1]因為無法抽身,委託同事帶了封信給會議裡的核子物理學家──這是核子物理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信件之一,啟發了後續無數研究、促成好幾位諾貝爾獎得主。

甚至直到今天,科學家都尚未完全搞懂包立信中描述的粒子;最近的研究更顯示,它或許可以幫助我們深刻理解宇宙的演化與組成。 

量子力學的先驅:沃夫岡‧包立(圖片來源

銀河系至少存在36個智慧文明,真的嗎?

(原文刊登於泛科學

不久前(2020 年 6 月),國內外各大媒體紛紛報導,英國諾丁漢大學(University of Nottingham)的科學家研究發現,銀河系至少應有 36 個智慧文明,吸引了許多人的眼球。無獨有偶,在 2018 年便有報導指出,英國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(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)的學者公布,人類是銀河系中唯一高等智慧物種的可能性高達 53% 至 99.6%。明明是類似的問題,相隔兩年的研究卻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,讓人看得一頭霧水。

滿天的星星裡還有其他文明存在嗎?這是個人類討論了很久的議題。圖/ by FelixMittermeier@Pixabay

究竟,這些關於外星文明的數量估計,是怎麼做出來的?又是否可信?我們短期內有多大機率證實外星生命的存在?寶傑你怎麼看?

錯過日環食?那來認識另類日食「凌日」吧!

(原文刊登於泛科學

日環食你看了嗎?如果錯過這次2020年6月21日的天文奇觀,下次要在台灣本島看到日環食,可得等到2215年了(希望到時獵人已經完結)。真的錯過也沒關係,除了去其他國家看之外,也可以用特別的方式來「看日食」喔!?

先說說,什麼是日食?

日食指的是月球運行至太陽和地球之間,遮住太陽光線的現象;如果月球剛好離地球較近,在部分地區就能看到月球將太陽完全遮住,稱為日全食;要是月球離地球較遠,以致看起來比較小,沒辦法將太陽全部掩蓋,看到的就是日環食。

圖中A(本影區)可看到日全食;B(偽本影區)可見日環食;C(半影區)能看到日偏食。(圖片來源

而關於日食現象,經典漫畫《哆啦A夢》裡也曾出現過探討。在〈迷你實物大百科〉故事中,主角大雄的爸爸向其解釋日食的原理之後,大雄追問一句:「月球比太陽小很多吧?」然後畫下僅在中心處被月球遮住的太陽圖像。

(圖片來源:哆啦A夢大合輯第10集)

從物理的角度來看,大雄完全抓到問題的核心:日全食、日環食、還是(像大雄畫的)太陽僅被遮掩一小塊區域,在本質上並沒有太大不同,只取決於地球和太陽之間的天體大小,和其距離地球的遠近。

瑪麗.史托普斯──風格強烈的社會工作者

(原文刊登於泛科學

二十世紀初期,針對女性的性教育書籍《婚後之愛》(Married Love)出版,史無前例地討論起性愛和前戲、生理週期和性慾的關係、以及女性該享有的性權力;這對當時保守的英國社會無疑是顆震撼彈,衛道人士莫不為其咬牙切齒。儘管批評聲浪不斷,該書銷售仍一路長紅、供不應求,並翻譯成十多國語言。除了性愉悅議題,書中更將婚姻視為雙方對等的關係,並就女性的社會權力多所論述,可謂相當進步。

《婚後之愛》第一版書封。 source:Wikipedia
《婚後之愛》第一版書封。
source:Wikipedia

即使美國曾一度視之為淫書,加以查禁,美國學術圈在1935年仍將其評為半世紀內最具影響力的25本書之一,與愛因斯坦《相對論》、佛洛伊德《夢的解析》、希特勒《我的奮鬥》並列。光是如此,便足以讓作者名留青史;殊不知,下一本教導避孕的書《聰明親職》(Wise Parenthood)更是惹惱了一大票宗教人士;而其所推廣的生育計畫工作則嘉惠無數人,到了現代仍持續進行著。

雖然在社會工作上有著如此驚人的成就,她原來卻是年輕有為的古植物學家,以及煤炭的世界權威。因為不幸的婚姻,使她走上了與學術生涯完全不同的道路。她的感情生活曲折離奇、她的優生學觀點充滿爭議──這就是瑪麗.夏洛特.卡麥可.史托普斯(Marie Charlotte Carmichael Stopes)。

瑪麗.卡麥可.史托普斯1904年於研究室。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)
瑪麗.卡麥可.史托普斯1904年於研究室。(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

莉澤.邁特納──散發人性光輝的核子物理學家

(原文刊登於泛科學

二十世紀初期,原子核物理獲得飛躍性進展,從確立原子結構、發現同位素、 到核分裂的研究等等,再再改變人類對世界的理解。雖然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當時極為罕見,她們的身影依然在近代物理史留下不可抹滅的痕跡;其中,有個名字常跟瑪麗.斯克沃多夫斯卡.居禮[1]相提並論。

原本無法就讀大學而打算當法語老師的她,幾經掙扎,獲得物理大師波茲曼[2]和普朗克[3]指導,逐漸成為獨當一面的科學家,卻連續多年沒有工作和薪水,連出入研究室都因性別身分備受限制;當事業如日中天,又因猶太人血統必須捨棄一切。她在陌生國度做出畢生最大貢獻,卻因緣際會與諾貝爾獎失之交臂;同時,她好相處、與人為善、愛好和平,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拒絕參與原子彈研發的核物理專家──這就是核子物理學先驅莉澤.邁特納(Lise Meitner)。

莉澤.邁特納(圖片來源)
莉澤.邁特納(圖片來源

瑪格麗特.米德──拓展社會認知的人類學家

(原文刊登於泛科學

1928 年,史上第一本由人類學家撰寫,針對社會大眾的人類學書籍《薩摩亞人的成年》(Coming of Age in Samoa)出版,不但語句優美,也沒有艱澀難懂的學術用語,獲得廣大成功;書中描述的薩摩亞社會,性別觀比歐美國家自由、對待身體的態度也更健康。這本書歷久不衰,被翻譯成多國語言,並成為人類學最暢銷的書籍之一。甚至五十幾年後,《薩摩亞人的成年》又再度引起學術界軒然大波。

不僅如此,同一位作者於 1935 年出版的《三個原始部落的性別與氣質》(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),更成為性別研究領域的經典。藉由不斷詢問一個問題:「不同文化如何賦予男人和女人不同的角色?」她發現,男性和女性展演的性別角色往往奠基於文化和社會習俗,而非根據天性或生物學上的理由。她明言:

「男人和女人都是擁有著不同天賦的人類,而這些天賦並無法被任一性別所獨占。」

她寫了許多書、發表數不清的文章,講過無數場演講;她反對過度干預原住民生活,或將原住民當作珍禽異獸;她不希望人類學家只會跑統計數字,而忽略原住民是我們的夥伴。她結過三次婚,也離過三次婚,不冠夫姓;對於感情,她抱持開放的態度:「我從不希望屬於另一個人,也不曾希望某人只屬於我。」

她讓人類學進入社會大眾的眼界,也改變了性別的刻板想像,被視為女性主義的先驅。她是女人,做著非傳統的事情、宣揚非傳統的概念,在傳統被男性把持的領域獲得認可和名聲──這些都讓她成為媒體寵兒。她擁抱自己的女性身份,在學術界開疆拓土,同時也是母親。

這就是瑪格麗特.米德(Margaret Mead),備受歡迎的人類學家。

瑪格麗特.米德在研究現場。圖/hilobrow
瑪格麗特.米德在研究現場。圖/hilobrow

埃米.諾特──蹣跚而行的仁厚數學家

(原文刊登於泛科學

二十世紀初期,科學界產生劇烈變化。女性的高等教育逐漸開放,科學研究增添許多生力軍;許多領域如數學和物理,也因此受惠,得到不少進展。

在那女性運動尚屬萌芽階段的年代,有位才華洋溢的女性,不願屈就於社會期望,爭取旁聽的機會,突破法令對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的限制。當政府以性別為由反駁她的大學授課申請後,她用男性數學家的助理名義教課。因為不被科學院接受,她無法自己發表論文,只得透過朋友幫忙發表。儘管她在數學領域貢獻卓著,卻因為猶太人身份,不得不離開德國;德國數學家使用她的數學理論,卻不能提及她的名字,好像她從未存在過。

在逆境下,她堅韌、充滿生命力;在日常生活中,她邋遢、不修邊幅,完全不介意外表,以及任何的女性形象。她愛吃、充滿熱情與愛心、無私又友善。有人形容她「像(剛出爐的)麵包……從她身上散發出寬厚、舒適、生氣勃勃的溫暖。」她不追求自身名利,過著非常簡樸的生活,卻又笑口常開。

她就是埃米.諾特,抽象代數的奠基者;紐約時報則稱「她的定理建立了近代物理學的骨幹。」

埃米.諾特(圖片來源)
埃米.諾特(圖片來源

2020年9月12日 星期六

弗里曼‧戴森──自由隨性的異類科學家

原文發表於泛科學 

2020 年 2 月 28 日,弗里曼‧約翰‧戴森(Freeman John Dyson)去世,享耆壽 96 歲,國際各大媒體紛紛撰文哀悼。

他是只有學士學位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榮譽教授,一生獲獎無數;其最知名的科學成就是促成量子電動力學的完備。除此之外,戴森還涉足諸多不同領域,包括數論、生命科學、固態物理、天文物理等等;不少家喻戶曉的學者,例如科學頑童費曼[1]和氫彈之父泰勒[2],都曾與其並肩。

他撰寫科普書表達對人類未來、乃至移民宇宙的看法,對流行文化影響深遠,許多科幻作品都曾借用他的構想。戴森是原子科學家公報 (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)的理事會成員,協同管理末日時鐘[3](Doomsday Clock),而今年一月的調整,是有史以來最接近世界末日的一次──僅差距 100 秒。

戴森曾研發核彈,卻又提倡禁止核子試爆;他親眼見證科學如何讓人類擁有摧毀自己的能力,但也相信科學具有讓人類免於滅亡的潛力。豐富的生命經驗、對社會議題的關注,與天馬行空的想像力,都讓他不再只是單純的科學家,而是現代公共知識份子的象徵。

戴森於 2005 年所攝相片(圖片來源)
戴森於 2005 年所攝相片(圖片來源

2020年8月26日 星期三

重力理論的演進與環繞黑洞的恆星

(原文刊載於泛科學

十七世紀末,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理論象徵現代天體力學的開始;人們利用物理原理來描述天體運行,並藉由天文觀測逐步修正理論或計算方法的缺失。以天王星的發現為契機,科學家開啟了一連串對行星軌道的研究;這些事件不但成為天體力學發展史的重要標誌,最終竟促成重力理論的演進,甚至延續到現今,反應在我們對黑洞的觀察上。 這一切,都要從 1781 年,英國天文學家赫雪爾(William Herschel,1738-1822)在自家庭院,從望遠鏡中看到一顆彗星說起…… 

當你凝視深淵:人類首度直擊黑洞真面目!

(原文刊載於泛科學,部分文字由S編、y編微調編修。)

「當你凝視深淵,深淵也凝視著你。」當我們想像「看著」黑洞的時候,可能是這樣的感覺...嗎?現在,你有可能可以稍微體驗一下凝視黑洞是怎樣的感覺了!

本次觀測到的M87黑洞影像。source:中研院天文所提供 Photo credit: EHT Collaboration

今晚(2019年4月10日),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,偕同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的科學家淺田圭一和中村雅德,與布魯塞爾、聖地牙哥、上海、東京和華盛頓特區等五地同步舉行記者會,發布令人興奮的消息:由事件視界望遠鏡(Event Horizon Telescope,EHT)提供的黑洞觀測照片。

2020年6月4日 星期四

埃米莉.沙特萊──奔放不羈的科學傳播者

原文同步刊載於泛科學

十八世紀,歐洲正值啟蒙運動(Enlightenment),崇尚理性,強調勇於求知、挑戰權威;當時的思想家普遍認為,理性的發展可以為人類帶來福祉、改善社會與生活──這樣的信念其來有自:從哥白尼創立日心說、1543年出版《天體運行論》開始,到1632年伽利略的《關於托勒密和哥白尼兩大世界體系的對話》為哥白尼辯護,再到牛頓於1687年發表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(Philosophiæ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,簡稱Principia),闡述三大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,人類對世界的理解,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;同時,不只物理學,包括數學、化學、生物學等等,都出現突破性進展。史稱科學革命的這段時期,大大加深了人們對理性求取知識的信心。 

然而,每當有新的科學理論出現,社會不見得能馬上接受,或要經歷觀點的衝突與思想的轉化;隨著證據越來越多,最後才獲得大多數人認同。牛頓在發表他的理論之初,同樣面臨其他學說的競爭;其之所以能夠廣為人知、最終成為學界主流,某位女性居功厥偉──她參與了十八世紀學派間的論戰,也是史上第一位深刻理解牛頓學說的女性;她將牛頓以拉丁文寫成、內容艱澀的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翻譯成法文,並鉅細靡遺地加上自己的解說和註釋。法國當時是歐洲最強盛的國家,《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》法文版的出現,對牛頓思想的普及帶來很大幫助,也間接促進其地位的確立。奈何她的婚外情人名聲太過響亮,使其推廣科學的成就往往被後人忽略。她,就是埃米莉.沙特萊(Émilie du Châtelet)。

埃米莉.沙特萊畫像(圖片來源)
埃米莉.沙特萊畫像(圖片來源